鱼腥草:
又名折耳根,岑草、蕺、紫蕺、野花麦等。
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形态特征:
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茎呈圆柱形,上部绿色或紫红色,下部白色,节明显,下部节上生有须根,无毛或被疏毛。叶互生,叶片心形,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绿色,密生腺点,下表面常紫红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具鱼腥气,味涩。
(大围山拍摄)
刚到大学时,因为生活饮食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家里都会准备特产带到学校,在贵州折耳根是每家必备的食物,在冬天家里必备的是一碗凉拌折耳根,因酷爱吃麻辣火锅,所以折耳根的加入让人们爱上它的味道,也爱它的”火上浇水”的凉爽,在南方折耳根是一道美味佳肴。喜欢到旅游的我,在今年过年后买了一张去兰州的飞机票,每去一个地方,美食对我来说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朋友的推荐下去了当地一家百年老店吃了一碗想了好久的兰州拉面,我随口问了一句朋友,有折耳根?朋友捂着鼻子说,那么臭的东西你怎么喜欢吃呀!我一惊在我们南方人眼中的美食,在北方居然是臭的,一小碟凉拌折耳根,配上一碗热面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就如同吃重庆小面必须配上独家泡制的泡萝卜一样,上火时,我妈总会在寒冷的冬天里,炒上一盘则耳根,这一次在大围山植物观察过程中,再次看到心心念念的美食,眼泪含着泪水,因为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妈妈的爱。
摘自:中国植物图像库(侵权立删)
中药属性: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干鱼腥草茎呈扁圆柱形,扭曲,表面黄棕色,具纵棱数条;质脆,易折断。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穗状花序黄棕色。
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15~25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干鱼腥草置干燥处;鲜鱼腥草置阴凉潮湿处。
摘自:百度搜索(侵权立删)
鱼腥草做法:
1.将鱼腥草的老根、须掐去,留下嫩白根及叶片,用清水多洗几遍,洗净去泥沙,用冷水浸泡10分钟,捞出控干水分待用;也可以用开水焯一下。
2.将干辣椒切成段,放到温油中炸至酥脆,发出香味,连同油一块倒入碗中待用;
3.将鱼腥草放到盆里,放入盐、酱油、白糖、醋、鸡精、红油、花椒面、炸好的辣椒油拌匀,即可食用,口味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地域的不同着相应调整。
:麻辣酸甜,清淡爽口,是夏季餐桌上的一道佳品。
:1.食用时鱼腥草只能吃白根和叶,食用时必须用冷水泡,消除异味。
2.冬春交际时其刚吐嫩芽,味道最佳。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nlixuey.com/yxccf/1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