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梅子鱼腥草的华丽变身

发布时间:2020/11/4 1:58:20   点击数:

一株野草,跟狗没关系,跟鱼也没有关系,却在名字里带上了狗和鱼。因为特殊的气味,山里人不知鱼味,于是叫它狗腥草?水边的人见鱼多,于是叫它鱼腥草?生鱼和狗身上的味儿,没人愿意天天贴在鼻子上吧?总之这种腥味儿,足够腥了。走了一些地方,似乎只有鄂西一带的山里有“狗腥草”的叫法,在秭归,长江边的人叫它“则耳根”(音),同样喜欢吃鱼腥草的贵州人叫它“侧耳根”,两音相近,鱼腥草为什么叫则耳根或者侧耳根?民间约定俗成的说法,无法考证。还是书中的解释文气,鱼腥草,胡椒目,三白草科,蕺菜属,蕺菜种,又名岑草、蕺、菹菜。蕺或菹,从来不知我心中的“狗腥草”还有这么古雅的名号。

鱼腥草能吃的时间短暂,春天,刚刚冒出红色的嫩尖尖,是最好吃的时候。白生生水灵灵的嫩根,一碰就断。稍老一点,只要掐得断,也能吃。吃鱼腥草,讲究的,不能用刀切,用手掐的味道好一些。先用大盆的水把鱼腥草淘洗干净,除去老根,一根根把节上的须根捋干净,再一根根掐成寸长的小节,配上蒜苗、油辣子、酱油、醋凉拌。做法简单,打理干净却挺费时。在我的老家,青扁沙土特别适合鱼腥草生长,沟沟坎坎,挤挤挨挨,老去时节,白色花瓣托着长长的穗状花蕊,像一支支等待点亮的小蜡烛,也很美丽的样子。打猪草,我们几乎不扯鱼腥草,猪不爱吃。鱼腥草也算不上一盘菜,地位远远比不上野韭菜,最嫩的时节,大人偶尔会腌一碗,有尝鲜的意思。艰难时,吃过鱼腥草蒸饭,口感比不上蒿子饭,浓烈的腥味冲鼻子,心里的委屈更冲,猪都不爱吃的东西,人怎么吃!

不知什么时候,“狗腥草”变成“则耳根”,完成了它的华丽大转身。现在的则耳根,从时令野菜变成了大棚栽培、超市供应的四季时蔬,从只吃根,变成了根叶同吃,从家常小菜变成了大小餐馆必备菜,从凉拌菜变成了可以炒的菜,从小盘赠菜变成了大盘主菜。最近几年开始流行吃则耳根的叶子。取地上连着三五片嫩叶的部分,浇上配好的酸辣味水,红茎绿叶鲜活活地端上桌来,麻辣鲜香,特别勾人食欲。

去年家宴大赛时,一位嫂子别出心裁,做了一盘则耳根炒腊肉,毫无悬念地通过了初赛。医院做高压氧,巧遇这位嫂子也来做高压氧,于是讨教如何做则耳根炒腊肉,她告诉我,关键在则耳根下锅的时间,肉炒好了才能把则耳根放进去,稍微翻炒几下就起锅,这样炒出来的则耳根才是脆的,时间一长,则耳根炒绵了就不好吃了。选择的则耳根一定要嫩,腊肉的韧劲配上则耳根的脆嫩,吃起来才有点意思。

关于则耳根的吃法,秭归人还是习惯各种凉拌。既然它有这么好的食疗作用,不妨多尝试一些吃法。某年在湖南怀化,看到街头小吃摊上摆着一盆盆面条一样的东西,两块钱,就给挑一方便盒,作为称职的“好吃佬”,我立马要了一盒,迫不及待地喂到嘴里,才发现是则耳根!把则耳根做成光溜好看的街头小吃,怀化人是怎么做的呢?这个迷一直留在我心里。还有贵州人的“侧耳根汤”,也时常惦记着,什么时候去了贵州,一定要尝一尝。

相传鱼腥草曾帮过越王勾践的大忙。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结束,回国准备大干一场,报仇雪恨。没想到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老百姓无粮可吃,嗷嗷待哺,勾践亲自上山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于是发现了鱼腥草,越国上下竟然靠吃鱼腥草度过难关,最后终于打败吴国,雪洗前耻。鱼腥草是越国的大恩草呐。

随着科技进步,鱼腥草还会发展出什么令人惊奇的故事呢?在我心中,它永远叫狗腥草,挤挤挨挨长满沟沟坎坎,白色花瓣举着绿色的小蜡烛,等待被春风点燃。

(“素食与生活”应征稿选登,本次征稿由《深圳特区报》综艺副刊部和深圳齐善食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稿件刊登后,由中国素食龙头企业深圳齐善食品有限公司赠送“齐善素食”一箱。如继续选发《深圳特区报》前海文学版,按报社标准发放稿费。相关信息详见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nlixuey.com/yxcfb/2066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