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腥草 >> 鱼腥草分布 >> 咳嗽也有冷热之分夏天应该如何化痰止咳
咳嗽看起来是小问题,可真的发生了,不但自己难受而且影响别人,如果没有规范治疗,往往迁延难愈。
中医治咳嗽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不一样的咳嗽证型所用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所谓辨病治疗,其本质就是辨别每个病可能存在的病理特点、基本病机,然后根据这一病理特点和基本病机进行立法处方。比如阴虚燥热,就应当滋阴、润燥、清热,如果是痰湿阻滞,就应当化痰、祛湿。
常见的咳嗽证型包括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体虚咳嗽等。
不同证型的咳嗽可以通过一些“标志性”的症状来加以简单区分,比如风寒咳嗽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吐稀痰,可伴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或有发烧等症状;治法在于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风热咳嗽的症状可见发热、口干、吐痰不爽、咽喉痛的症状;食疗可选用鲜藕、脆梨榨汁混合服用。
体虚咳嗽则时发时止,患者往往面目苍白、两颧发红、提不上气或手足发烧,有时痰中带血。食疗可用柚子核加冰糖、水煎服,也可用百合加蜂蜜蒸熟吃。
为何夏季易发热咳?
夏天由于天气炎热,相对来说外感风热,痰热壅肺的咳嗽更为常见。痰热壅肺是中医名词,指的是痰与热互结,壅闭于肺,从而导致肺失宣降,属于肺经实热证候。
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胸闷,气喘息粗,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鼻翼扇动,或喉中痰鸣,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夏季开空调造成室内外温差大,正气不足的人,从炎热的室外走到空调室内,容易患风寒感冒;而从凉爽的空调房走到室外感受到风热之气,容易发风热感冒。
暑热时节,如果饮食不调、过度劳累等会导致身体正气受损,风热之邪趁机犯表,而导致咳嗽,咽干,有痰,发急性、慢性支气管炎。
夏天吃什么化痰止咳?
“咳”和“痰”可能是单独出现的,但也会同时存在且互相加重。就好像是棉花掉进了水里,越吸水越往下沉,越往下沉吸的水越多,如此往复,形成一个恶性闭环。
其实,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生理反射,通过咳嗽可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觉得,对轻度不频繁的咳嗽,只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就可自然缓解。
罗汉果在“化痰”和“止咳”方面的相辅相成,亦是此理。
研究表明,罗汉果提取物能帮助分解糖蛋白的多糖纤维部分,使其断裂,而致痰液粘度降低,易于咳出。与此同时,还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而减少咳嗽次数或延长咳嗽潜伏期,进行镇咳。
有些人可能长期被慢性咽炎所困扰,比如导游、教师、主播等需要长时间说话的职业。且一旦赶上慢性咽炎发作,工作就会变得“十分痛苦”。
总觉得咽喉不舒服,严重时候甚至会有疼痛感,经常会咳几声,嗓子里总有黄痰。面对这种情况,可以用瑞药金方清肺化痰方:罗汉果破壁饮片、鱼腥草破壁饮片泡水来喝。
罗汉果破壁饮片、鱼腥草破壁饮片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痰热咳喘证。症见咳喘气急,痰稠色黄,胸膈满闷。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咳喘患者每天3次,连服5-7天;慢性咳喘患者每天2次,连服3-4周,饭后服。
《新编临床中成药学》止咳平喘糖浆化裁。
SUMMER
.7.16
中医用药需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根据病人病情、体质等诸多因素来决定。除了用药治疗外,平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为先。建议在夏季要注意休息,加强锻炼,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病毒。一旦出现风热咳嗽,饮食宜清淡为主,不宜嗜食辛辣肥甘滋腻,以免助热生火,加重咳嗽。
预防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1、注意休息,保持睡眠,多喝水,并严格控制饮食;
2、忌烟酒及辛辣煎炸刺激性食物;
3、少吃肉类,多吃蔬菜水果,雪梨、火龙果、白萝卜等均有清热作用的食物;不宜食用热性食物,例如荔枝、芒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