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腥草 >> 鱼腥草品种 >> 第二期丨细说疱疹性咽峡炎
(清天河水)
西医认为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具有与呼吸道感染类似的一般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纳差、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常见。虽然临床上它不算很严重的病,且有一定的自限性。但是不论患者是否出现症状,在在感染病毒后,都可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会对同血清型的病毒产生免疫。但是,不同血清型的病毒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因此,同一患者仍在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并治愈后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病毒,而导致再次发病。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和饮食状态,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对症治疗中,如出现体温38.5℃需积极使用退热药退热,如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面色苍白、进食少、烦躁不安、热性惊厥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如在3岁以下幼儿,持续发热且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情况,需警惕重症病例并发症的出现。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非常重要,在一般治疗中要注意:(1)一旦确诊应尽早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净化空气。(2)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可饮用凉水来达到缓解口腔疼痛的目的。(3)加强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4)补充维生素丰富的水果,维生素C和维生素B2可有助于溃疡的愈合,防止口腔疼痛。(5)发热患儿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记录发热日记,密切观察体温,警惕热性惊厥发生。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预防疱疹性咽峡炎:①通过多途径加强疱疹性咽峡炎的宣教,使人们对其简便识别方法及传播方式有初步了解,一旦怀疑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要尽快前往最近的医疗机构诊治,做好隔离措施,从传染源头预防;②切断传播途径,这种预防方法最简便易行。主要通过呼吸道及粪-口传播,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加强落实手卫生对切断传播途径意义重大。肠道病毒不耐高温。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玩具、碗筷和生活用品都应经常。消毒方式有水煮沸、热水浸泡、消毒剂消毒、紫外线灯消毒、漂白粉消毒等,均可以有效杀死肠道病毒。③保护易感人群,由于对婴幼儿童普遍易感,多数机构采取强制停课放假等措施保护易感儿童,但因多种因素致可行性较差,作用有限。因而可以接种相关疫苗,如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岁前完成接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