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腥草 >> 鱼腥草吃法 >> 居家好植物其貌不扬鱼腥草
最近几天,小编咳嗽,咽喉发炎,照我老妈的话说,就是体热上火了。
于是,今晚她炒了一碟“鱼腥草炒肉”。
这是一种在南方地区非常常见的野生中草药,在乡间随处可见,特别是在水沟边。南方的孩子,特别是广东的孩子,应该从小就喝过鱼腥草煎的凉茶清热,就算你非常不喜欢那种滑滑腥腥的味道,长辈们还是时不时要给你灌一碗。(鱼腥草的鱼腥味来自其茎叶揉碎后散发的味道,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啊。)
鱼腥草是三白草科蕺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全株有鱼腥味,所以又称鱼腥草。鱼腥草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均有野生分布。又名:折耳根、蕺菜、蕺儿根等。
在我们广东,称为“狗贴耳”,为什么会有这个奇葩名字我真不清楚,但真的其貌不扬的它,用处其实真不小。除上刚才所说的清热消炎外,被小虫子咬了后还可以摘几片叶子来搽搽,比什么止痒药水都好用,小孩子用也可以很放心。还可以用来做菜,清炒,炒肉或者凉拌。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鱼腥草,还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极强,在生产栽培中不需进行病虫防治,无污染的药、菜兼用,真是居家好植物啊!
鱼腥草出自《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鱼腥气,故俗称鱼草”。
宋·苏恭。《苏沈良方》:“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关中谓之菹菜。”
作为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可入药。
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鱼腥草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疗效。另外,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在日本,鱼腥草受到青睐,除采用传统汉方、药膳食疗外,还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饮料等)方式应用。
扁桃体炎、咽炎:鲜鱼腥草泡水当茶饮,或烹食炒熟当菜吃。
咳嗽、痰多、痰黄:鱼腥草洗净(量多少随人定),放入干净的锅里放水(水不要让太多,若喝一碗放入两碗清水)煮,煮开时放入适量的冰糖,小火再煮五分钟,关火。放凉了倒出汁水喝。有化痰之效。
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鱼腥草植株矮小,茎白色,节上生根;茎上部直立,叶心形或宽卵形,常见绿色,偶有紫色;花期5—6月,果期10—11月。鱼腥草生命力极强,直接用其根茎插于潮湿泥地,即可成活,并生根发芽,广为繁衍。
你说,这么好的植物,怎么可能不种进自己的庭院,不栽在自己的阳台上呢?
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栽培,再小点选用花盆、缸等容器也能养。
随意拨了几棵鱼腥草,基本上没有根,剪成五六厘米长的小段,插在一个长30厘米宽10厘米高15厘米的长条瓷盆里。在阳台呆了一段时间,它就长起来了。
鱼腥草管理粗放,不用怎么施肥,夏天三五天浇一次水,秋冬一周一次,放在北窗台没有阳光也照样青枝绿叶,不影响它的战斗力。
鱼腥草主要以嫩茎叶和地下茎供作蔬菜食用。
鱼腥草蒸鸡、鱼腥草炒鸡蛋、鱼腥草炒肉丝、鱼腥草烧猪肺、鱼腥草粥、腊味小炒鱼腥草、鱼腥草猪肺汤、鱼腥草炒腊肉、凉拌鱼腥草,总而言之,鱼腥草是南方地区的常用药食同源植物。
好啦,鱼腥草就说到这了,回头大家注意去摘几把带回家种呗。
回见!
赞赏
长按复方木尼孜其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nlixuey.com/yxccf/1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