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腥草 >> 鱼腥草吃法 >> 真正的吃货,不惧山高水险她来自山野
她来自山野,不惧荆棘,就可得见。
1、野葛根
民民爷爷总是忘不了那段岁月,那时候葛根还没有种植,也还不是保健食品,而是山里人救命的口粮,家乡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烧炭挖葛,最后一招。民民凭着爷爷的记忆,钻进少有人迹的野竹林,两个小时之后,果然有了不小的收获。
按照土办法捶打出葛粉,十多斤的大葛得粉不过斤余,试着做了葛糕,淡淡的葛叶香轻浮入鼻,入口Q弹细爽,确实是不多得也不多见的美食。不过那以葛救命的日子,还是永远都不要再回来的好。
2、野蕨根
蕨棵植物分很多种,只有这种冬季枯萎的蕨树才能出产蕨粉和菜蕨,其他的蕨类植物是有毒的。
蕨粉比葛粉更加细滑,可以放在米粉浆,制作我老家一种特别的米面,那是我童年直到现在最魂牵梦绕的小食。
3、蕨菜
春雪过后,厚厚的枯蕨叶上,开始稀稀拉拉的冒出一根根肉肉长长,自带小拳头的蕨菜,其实就是蕨菜就是蕨的干和叶还没长开的时候,采蕨早已成为吃货中国人春季必备的春游节目。
我、民民、屁屁狗做了第一批春游者,翻过了荒草丛生,荆棘纠结的几个山包,基本弄清了长蕨的地方。
蕨菜是一种生命力强又霸道的生物,基本上长蕨菜的地方都是一片一片,中间不会给其他植物任何的生存空间。
相对于城里人对蕨菜的喜爱,山里人对这种惯见的野菜没有太大热情,只是在空闲的时候,上山掐个一两回吃个新鲜,然后就放任其散叶。
婆婆总说蕨吃起来感觉涎涎的、湿湿滑滑,不好吃,还有点苦。看了她炒一次,直接洗干净丢进锅里就爆炒,我满头黑线,这样炒不中毒都是好的了,哪里只是不好吃!
其实炒蕨还是先煮熟的好,煮熟后捞起,冷水浸凉晾干,然后直接放在热锅里炒到水干,再加油爆干辣椒,重盐翻炒,撒点香葱,起锅,既香,又不涎,还特别下饭。
4、山
水竹笋竹笋分为山竹笋,水竹笋,楠竹笋三种。
楠竹笋我们这边基本不吃,只是山水竹笋还是很受欢迎的,刚出世的时候溆浦城里直接卖十几块一斤的尝鲜价。这样就催生了很多拔笋人。
民民外公就是她们其中的一员,外公家在溆浦思蒙,周围都是丹霞石山,有小桂林之称。但在当地人眼里,最珍贵的莫过于丹霞石山上的野山竹林,林子里产的笋,肉质细嫩脆爽,有着一股独特的竹香,无论是炖肉还是凉拌,口味好于其他地方,在溆浦城颇有名气。
外公疼外孙,时不时打电话让民民去搬,民民带礼上门,看外公,顺便带个一麻袋,吃不完,晒干,煮土腊肉,也是一绝。
5、野葱剁辣椒
现在野葱比较少了,以前山上到处有庄稼的时候,野葱做为一种野菜,长在庄稼地里。每到给先人挂洒时节,就会有人挖了,混糯米煮成洒饭,在挂洒的时候带到山上,祭奠先人后,大家分吃,据说可以保一年身体健康。
不过相对野葱洒饭,山里人日常比较经典的吃法,还是剁辣椒炒野葱。
6、茶泡
今年雨水太多,太阳少,茶泡并不好吃,味道淡,还苦得索嘴。不过,民民村子有几千亩野生山茶林,随便一颗树,白花花的开花一样,摘一背篓容易的很,不想上树就直接摇,看茶泡下雨一样从树上落下来,啪啪啪砸地上,也是蛮爽的。
7、折耳根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跟榴莲、臭豆腐一样,爱的人,爱之若狂,狠的人,提到就咬牙切齿,一切都源于那股独特的腥味,真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据老爸说,吃折耳根,可以延年益寿,百病不侵,虽没那么神奇,但常吃提高个免疫力还是不错的。
在老爸的影响下,我也狂爱那独特的鱼腥味,味越浓越爱,现在还多鱼腥草都是种植的,那股味道也淡淡的,对于我这种狂热爱好者来说,怎么吃都不过瘾,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这个山弯,整个山弯密密麻麻全都是。
也许由于野生的原因,根比较小,但香气浓郁。
折耳根拌擂钵辣子。
8、香椿芽
香椿芽和折耳根一样,有一股独特的香味。早春时,在我们乡里,到处都可见这样的小芽,在路边随手摘了一把,抄水,切碎,拌上自家的土鸡蛋,来了个经典菜,香椿炒鸡蛋,小葱也免了。
9、覆盆子
覆盆子在中医眼里,是一味珍贵的药材,五子生精汤之的五一之一。
我们乡里人叫它泡,有三月泡,五月泡,船泡很多种。成熟的泡,果香诱人,入口蜜甜,比草莓更好吃,一到三月中旬,泡熟的季节,满山遍野都是寻找它的大人小孩。
当然,凭着几十年的吃泡经验,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落后,这样用油桐叶包裹的泡儿,今年算下来,我不知道吃了多少捧.
10、野枇杷
这棵也枇杷树在我们后山的山路边,民民小时候就长出来了,这几年长大了,虽然没人管理,不打药不施肥,但每年都能结出满满一树枇杷,可能野生的东西就是生命力比较强。
山下几家人家,你刚摘罢我登场,民民上树已经是第三波了,虽然难摘了些,而且有些还有点酸,但还是基本满足了我的口腹之快。
11、野蔷薇尖
这是我的个人爱好,野蔷薇刚刚冒出土的时候,又肥又嫩,整个叶茎都是红紫色的,掐了来,剥掉外面那层刺皮儿,里面是嫩黄的茎,淡淡的甜,吃起来很是爽口,伴着阳雀儿的叫声,桂桂红,桂桂红,特别有趣。
12、苁菌
最后一种,算的上真正得山珍。
舌尖上的中国里,它叫雁来菌,但我们本地土话还是叫它苁菌,因为它生在苁树下,每当苁树飞花下雨的季节,都会从地底下冒出来,年的时候,我们村响应国家号召退耕还林,还的全部就是苁树林子,几千亩的地,全是籽苁树,每年到了长菌子的季节,总有很多城里人开车来往山上钻,不管上去多少人,都不会空手而归。
苁菌好吃营养,但鲜菌却不好保存,所以妈妈每年都会给我炸一大罐苁菌油,新打的菜籽油,最大程度的保存了苁菌的鲜香,可以吃上整整一年。
想吃的时候,泡一把妈妈的手工米面,擂钵辣子拌猪油,一勺万菜,一大勺苁菌,洒一小撮香葱,那真是绝味,每次我都吃得连汤都不剩,打嗝只余苁菌香。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吃的,比如地枇杷,羊奶子,救兵粮,野猕猴桃,八月瓜,最销魂的就是野生的蜂蜜,这些我都吃过,不过吃的时候太嗨,完全忘记拍照了。
这些年你也吃过哪些山珍野果,都说说呗!
有人选择广厦千间,
有人选择奋发图强,
而我,
选择小溪,流水,家乡!
长按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十佳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nlixuey.com/yxccf/1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