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腥
草
咏蕺
十九年间胆厌尝,盘馐野味当含香。春风又长新芽甲,好撷青青荐越王。
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相传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的俘虏,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但回国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勾践亲自上山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度过了难关。因为这种野菜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上文诗中咏的蕺菜,就是中药里的鱼腥草,南方一些地区把它叫做折耳根。
1
概况
药性
味辛,性微寒,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
主治
主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是治肺痈之要药。
2
应用
1、治疗肺脓疡: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2、治疗痢疾: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3、治疗感冒发烧: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儿酌减。
3
注意事项
1、阴血亏虚、热病动风人群、疔疮肿疡属阴寒、无红肿热痛者,不宜服食。
2、由于鱼腥草本身性属微寒,体寒者、孕妇、中老年等身体较弱的人群不适宜服用鱼腥草。
3、如果长期多食鱼腥草,有可能会导致精神不振,颓废无力,不要大量服用。
4、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过度多食鱼腥草不仅不能清热止咳,还可能加重咳嗽等症状。
点赞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