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腥草 >> 鱼腥草分布 >> 济宁医学院药用植物园植物鉴赏第四期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药文化千里传,万里路途多遥远,异国他乡中药文化美名扬。中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细细品。
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药用植物园植物资源丰富,多种多样的植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中药的丰富底蕴。上一期我们领略了樟目,这一期小编将带你认识一下胡椒目。
胡椒目Piperales三白草科Saururaceae该科共4属,约7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北美洲。我国有3属5种,主产中部以南各省区。
蕺菜属Houttuynia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名医别录》别名:鱼腥草《本草纲目》、折耳根、狗心草、狗点耳、蕺菜《名医别录》
胡椒目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有腥臭气。茎下部伏地,生根,上部直立。叶互生,心形或阔卵形,长3-8cm,宽4-6cm,先端渐尖,全缘,有细腺点,脉上被柔毛,下面紫红色;叶柄长3-5cm;托叶条形,下半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生于茎顶,与叶对生,基部有白色花瓣状苞片4枚;花小,无花被,有一线状小苞;雄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心皮3,下部合生。蒴果卵圆形,顶端开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等疾病。入药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鱼腥草因其叶具有鱼腥味而得名。相传在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人质。勾践在吴期间忍辱负重,假意归顺吴王,后被放回越国。回去正遇越国罕见干旱,举国发生饥灾大难。为了与灾民共渡难关,勾践四处寻找可充饥可食用的野菜。一天,勾践过于疲乏,倒在山脚草丛中,待醒来时发现小溪边有一大丛绿油油的野草,他亲自去摘了数片叶子,一闻味道清香伴有鱼腥味,立即煮熟喂马,第二天马不但未中毒,且比昨天更有精力了。勾践即命名为“鱼腥草”,由于此草生长特别快,长生不息,越国上下就靠鱼腥草度过了饥饿灾难。
鱼腥草香,只生中国,湿冷山乡。叶儿尤嫩尖圆状,根细肥长。珍品味、鲜鲜透肠,美滋滋、口口难忘;餐餐想,回回酷爽,绝妙好难忘。
——元曲《满庭芳·鱼腥草》
三白草属Saururus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Lour.)Baill《唐本草》别名:白面姑、白舌骨、塘边藕胡椒目三白草科三白草属多年生湿生草木,株高30-80cm;茎粗壮,有纵长粗棱和沟槽,下部伏地,常为白色,上部直立,绿色。叶纸质,密生腺点,阔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两面均无毛,上部的叶较小,叶脉5-7条,均自基部发出,叶柄长1-3cm,无毛,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略抱茎。花序白色,长12-20cm;总花梗长3-4.5cm,无毛,但花序轴密被短柔毛;苞片近匙形,上部圆,无毛或有疏缘毛,下部线形,被柔毛,且贴生于花梗上;果近球形,直径约3毫米,表面多疣状凸起。花期4-6月。全草入药味甘、辛;性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三白草》:“三白草,生田泽畔,三月生苗,高二三尺。茎如蓼,叶如章陆及青葙。四月其颠三叶,面上三次变作白色,餘叶仍青不变。俗云:一叶白,食小麦;二叶白,食梅杏;三叶白,食黍子。”谚语:“一白早,二白好,三白栽也好不栽也好。”意思是按三白草叶子的变化确定栽一季晚禾的时间。
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该科植物多生于山地阔叶林下阴湿地或坡地灌丛中,共8属余种,主产于除澳大利亚以外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南美洲尤盛,温带少数。中国4属70余种,除少数地区外,几乎分布于全国,其中马蹄香属为中国特有单种属。
细辛属Asarum细辛AsarumsieboldiiMiq.别名:华细辛《图经本草》、小辛、少辛、盆草细辛胡椒目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肉质,有香气,节间长1-2cm,有多条须根。叶片卵状心形或心形,长6-14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心形,叶两面被疏柔毛;芽苞叶近圆形,具紫色斑纹,花暗紫色,花被筒钟状;花被裂片三角形,直立或平展,喉部不缢缩;花丝与花药近等长或稍长,子房近球形,药隔突出,短锥形;子房半下位或几近上位,果近球形。花期3-4月,果期5月。根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内服:煎汤,1.5-9克;研末,1-3克;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煎水含漱阴虚、血虚、气虚多汗及火升炎上者禁服。反藜芦。多生于山林下或灌木丛间、山间阴湿的草丛中,喜生于排水好、富有腐殖质并较湿润的土壤中。幼苗、成株均能在田间越冬。辽细辛属于浅根系、阴性植物,在早春,比其它作物出苗早,生长阶段忌强光直射大田地栽培需要人工遮荫。在“花达阳”或“散射光”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高温季节生长缓慢。如气温超过35℃,叶片变黄、枯萎。俗话说“细辛量不过钱”是指细辛剧毒,因此量不能超过3克。(一钱=3g)
马兜铃属Aristolochia马兜铃AristolochiadebilisSieb.et
Zucc《开宝本草》别名:水马香果、蛇参果、三角草、秋木香罐
胡椒目马兜铃科马兜铃属
草质藤本,根圆柱形。茎柔弱,无毛。叶互生;叶柄长l-2cm,柔弱;叶片卵状三角形、长圆状卵形或戟形,先端钝圆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下垂或稍扩展;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花梗长l-1.5cm;小苞片三角形,易脱落;花被长3-5.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狭成一长管,管口扩大成漏斗状,黄绿色,口部有紫斑,内面有腺体状毛;檐部一侧极短,另一侧渐延伸成舌片;蒴果近球形,先端圆形而微凹,具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沿空间6瓣开裂;种子扁平,钝三角形,边线具白色膜质宽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根、茎、果实止咳平喘、祛痰、抗炎、抗菌、降压。虚寒咳喘及脾弱便泄者慎服。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鬼谷子军事上有两个著名的弟子,孙膑和庞涓。一日,庞涓下山打水,听说魏国用重金诚聘贤能,担任将相,他急忙回到山中向鬼谷子先生辞行。但又不知下山后会如何,求先生为他算一卦,于是鬼谷子让他到山中摘一只花来。当时天气炎热,庞涓只找到一朵草花,嫌花小,扔了又捡回来藏到袖子里,回来告诉鬼谷子没有花。鬼谷子却识破了,说:“这花叫马兜铃,开十二朵,是你荣华富贵的年份。花先被你抛弃,又被鬼谷的太阳晒得枯萎,“鬼”加上“委”是“魏”,你会出仕于魏国。你刚才有欺人之心,要改掉”。年发现马兜铃中含有的马兜铃酸有较强肾毒性,年又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但又因其有药用价值,所以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唐三藏《西游记》
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emolissimaeHance《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别名:寻骨风《植物名实图考》、黄木香、毛香、猴耳草、猪耳朵、穿地筋胡椒目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白黄色绵毛。根横走,分枝较多;茎基部木质化,细长,具数条纵沟。叶互生,卵形或卵圆状心形,先端尖或钝,基部心形,全缘,两面密生绵毛,尤以下面密厚;叶柄长1.5~4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2~4厘米;苞片1,卵圆形,长约5毫米;花被弯曲,上端烟斗状,内侧黄色,中央紫色;雄蕊6,花药贴生于合蕊柱周围;子房下位,6室,花柱先端6裂。蒴果椭圆状倒卵形,胞伺开裂。种子扁平。花期6~8月。果期9~10月。全草(带根)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腹痛、疟疾、痈肿等疾病。3-9g绵毛马兜铃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稍突出,被角质层;多细胞非腺毛甚多。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6~10余列连接成环带,壁木化。维管束6~8个,大小不等。韧皮部细胞皱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类圆形,直径17~72μm。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断渗透到中医学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下一期给大家介绍金粟兰目和菖蒲目,敬请期待。
编辑秦娜责编
刘志安来源
济宁医学院药学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