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腥草 >> 鱼腥草吃法 >> 清明节美食节一大波时令野味在路上,这
古代清明节就是一个“美食节”
很多时令美食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上市
每到清明节,踏青的、挖野菜的络绎不绝
杜鹃花、刺泡泡、茶片、桑葚、竹笋
吃最新鲜的春天美食,是我们上饶老人的一大乐趣
小编为你盘点野菜的种类和做法
总结下清明节期间的野味,
出门踏青的时候,如果看见他们,
记得采集回家,来一次餐桌复古之旅!
杜鹃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美丽的杜鹃花将开遍漫山遍野。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有些地方坟头上插上束红杜鹃,以此来悼念已逝去的亲友。有些红杜鹃还能生吃呢!
三月泡
三月泡又名刺泡,在农村里,山上随处可见,但都是结在有刺的树上,摘的时候要小心,采回来的泡在经过清洗之后才能吃。
茶泡和茶耳
在清明时节,茶树的新叶、新果都还很小,一遇到刺激,就会使新叶、幼果异常生长,形成茶耳与茶泡。茶泡是油茶树的果实即茶子的变态体。其色灰白或绿白,有的微带红色。形状、大小近似桃子,肥胖饱满、表皮光滑发亮,中空,果内侧为纤维状,可以生吃。叶子变异时膨大、卷曲,形成白里泛绿、或者绿里泛红、或者全红色的、特别肥大饱满的叶片,这就是茶耳了。
小竹笋
一场春雨后在竹林里或小溪边上,从土里像笔尖一样挺直的冒出来那就是小竹笋。小笋可以拿来炒蛋,炒肉,炒酸菜,炒腊肉等,吃起来嫩溜嫩溜,咬起来爽爽鲜鲜,味道好极了。
清明节这些野菜,别忘了采摘!
01春笋古典:《名医别录》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本草纲目拾遗》说它“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尤独善于清化热痰。
分布:上饶的野生竹笋主要分布在毛竹山林。
食用: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
02
荠菜古典:《本草纲目》称其为护生草,“气味甘、温、无毒。药用方面利肝和中,明目益胃。根叶烧灰,治赤白痢,极效。”
分布:上饶各地平原、丘陵、田边、路旁都有分布,适应性很强、耐热、较耐寒、耐瘠薄土壤。
食用:荠菜嫩时可食用,同猪肉或鸡蛋一起包饺子,味道鲜美;用猪油清炒,或开水烫过凉拌,尤宜下火锅烫食;蛋花荠菜汤,美味清淡,爽口养胃。
03野蕨菜古典:蕨菜味甘性寒,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降气、化痰等功效。
分布:上饶的路边、田野、山坡上。
食用:吃起来不仅鲜嫩滑爽,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蕨菜往往有苦涩味,要先煮过后经换水泡洗,卤、爆、炒、烧、煨、焖均可。
04马齿苋古典:李时珍曰:“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故名。其性耐久难燥,故有长命之称。
分布:马齿苋生命力非常强,耐旱亦耐涝,生于菜园、农田、路旁。
食用:马齿苋生食、烹食均可,柔软的茎可像菠菜一样烹制。马齿苋和碎萝卜或马铃薯泥一起做,味道很好;也可以和洋葱或番茄一起烹饪;其茎和叶可用醋腌泡食用。
05小茴香古典:最早载于《唐本草》,列入草部。李时珍将其移入《本草纲目》菜部,曰:“俚俗多怀之矜衽咀嚼,恐怀香之名或以此也。”
分布:上饶铅山地区。
食用:茴香肥厚的叶鞘部鲜嫩质脆,一般切成细丝放入调味品凉拌生食,也可配以各种肉类炒食。
06野黄花古典:《本草纲目》载:“黄花味甘而气微凉,能袪湿利水、除解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免于忧郁”。
分布:分布于上饶横峰、铅山、弋阳等地。
食用:不宜多吃,吃时用沸水焯的时间要长些,再用凉水浸泡,使其异味及不利人体健康的杂质溶解于水中,以免中毒。
07水芹菜古典:芹菜味甘、苦、性凉、无毒,归肺、胃、肝经;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作用;
分布:上饶普遍分布,生于池沼湖、水边、沟边。
食用:水芹菜去根去叶洗净切段。锅中放油,加葱爆香,加水芹菜快速翻炒一会儿,再加入盐、枸杞和蒜末炒匀即可。
08枸杞古典:《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果实称枸杞子,嫩叶称枸杞头,常见种类为枸杞。
分布:上饶各地丘陵山坡、田边地头均可找到。
食用:3~4月开始采收嫩茎叶可直到11月止,以炒食为主,人们常常把它用来炒蛋或做汤菜用。枸杞子则是很好的中药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
09香椿古典: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香椿含钙、磷、钾、钠等成分。有补虚壮阳固精、补肾、养发生发、消炎止血止痛、行气理血健胃等作用。
分布:上饶丘陵山区均有分布。
食用:常用来做香椿炒鸡蛋、香椿竹笋、煎香椿饼等美食。
10木槿古典:李时珍说,此花朝开暮落,故名日及。《诗》云“颜如舜华”即此。
分布:上饶玉山、婺源等地普遍分布。
食用:6~8月开花,花供食用,炒食或与肉、蛋、豆腐作汤,质地柔软而带滑性,品质好。
11乌蕨古典:《本草纲目》载:“其根紫色,皮内有白粉,捣烂,再三洗澄,取粉作柜粘,荡皮作线食之,色淡紫而甚滑美也。”
分布:多生于林边或灌丛边、梯田边草丛中以及山区村落附近。
食用:4~5月可采收嫩叶芽供炒食,质脆嫩、纤维少、品质较好;10月至次年2月挖其根茎制淀粉,粉味甜,性冷而滑,富有营养价值。
12野韭菜古典:《千金·食治》载:“宜肾、主大小便数,去烦热”。《本草拾遗》载“生毛发”。外形比人工种植的韭菜更粗壮。
外观:长30~40厘米,宽1.5~2.5厘米,绿色,具明显中脉,在叶背突起。
分布:野韭菜喜在潮湿的山林、坡地生长,在低洼潮湿肥沃的田头、地边长势更旺。
食用:野韭菜的花、茎、叶全年可食,可用于拌、腌、炒、做汤、制粥、调馅等。秋季还可掘其须根食用。
13折耳根古典:学名鱼腥草,名见《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外观:草本,高31~50厘米;茎下部伏地,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有时带紫红色。
分布:野生于阴湿或水边低地,喜温暖潮湿环境,忌干旱。
食用:鱼腥草生熟均可食用,夏季常用鱼腥草搭配苦蒜、香菜等凉拌食用;也可作为清热药材,用于煲水和煲凉茶饮用。鱼腥草在熟食方面,可用于搭配肉类炖汤、熬粥等,但更多的做法是搭配香肠、腊肉等一起炒食。
图文整理:胡灵峰
稻花香里
江西最值得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nlixuey.com/yxccf/14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