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腥草 >> 鱼腥草栽培 >> 四字诀判断鱼塘水质,夏季高温养鱼必读
上几篇文章小编介绍了如何培育肥水,那么如何判断鱼塘水质呢?
识别水质好坏的重要依据是看水色。水色与所施肥料、浮游生物种群及其数量多少有关,分析如下: 一、水色的由来鱼塘注水后,由于水中有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产生了水的颜色,其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反映水色的主要原因。由于浮游植物体内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当其种类和数量各异时,池水就呈现不同的颜色,并且视其存活及世代交替时间的长短,决定着水色维持时间的长短。 二、施肥与水色的关系养鱼的水大都要施肥,尤其主养花白鲢的鱼塘。施化肥的池塘,其水色由开始时的黄褐色逐渐转为黄绿色,再转为嫩绿色,最后呈现蓝绿色。这是因为出现黄绿色时,浮游植物中的硅藻和绿藻比较多;之后当鞭毛藻占优势时,水色出现嫩绿;最后蓝绿藻占优势,水色蓝绿。
施粪肥的,水色由黑褐转为黄褐,再变为茶褐,最后呈现红褐。同样道理,这是因为金黄藻及硅藻占优势,才出现黄褐色的缘故,当金黄藻衰退,隐藻、硅藻、甲藻占优势时,呈茶褐色,之后裸藻及原生动物出现,而硅藻锐减时,水色便变为红褐色。同样道理,施牛粪的鱼塘,水色为淡褐色;施猪粪的呈酱红色;施人粪的为深绿色;施鸡粪的为黄绿色。三、什么样的水色对养殖有利对养鱼有利的水色有二类:一类是绿色,包括黄绿、褐绿、油绿三种。另一类是褐色,包括黄褐、红褐、绿褐三种。这是因为这二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数量多,鱼类容易吸收消化的也多。如果水色呈浅绿、暗绿或灰蓝色,只能反映浮游植物数量多,而不能说明其质量好,这种水一般列为瘦水,是养不好鱼的。如果水色呈乌黑、棕黑或铜绿色,甚至带有腥臭味,这是变坏的预兆,是老水或恶水,将会造成死鱼。如果出现“水华”,则具有双重性。这种水反映水质肥,对鱼类可以提供容易消化吸收的浮游生物种类也多,这是有利的一面;但这种水质难以长期维持,经验不足的养鱼户很难掌握其规律。当天气变化时,藻类因缺氧而发生大量死亡时,水质便会迅速恶化变黑,甚至发臭,出现泛塘死鱼。四、掌握水质优劣规律观察水色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其好坏。池塘养鱼的水质要求达到肥、活、爽才是最优水质,其中肥是关键。但肥而不活,肥而不爽,却不是优质水。因为浮游生物测定指数揭示,水体中多数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种群,是老水。肉眼观察,这种水色一天内无变化。而肥中带活、肥中有爽的水,具有变化规律:一是上下午有变化,表现为上午淡、下午浓,这符合藻类具趋光性活动的特点,即上午浮游植物少,下午多;二是上下风处有变化,即是上风处水色淡,下风处水色浓。这种水易生成“水华”,是优质水的标志,反之是瘦水或老水。有些作者把鱼农看中的好水概括为活、肥、爽、嫩四字。这样的概括较之单纯看水色要全面的多。近年的研究表明,这四个字各有其确定的生物学内容。
鱼塘水质讲究活、肥、爽、嫩四字1、“活”指水色和透明度常有变化。
渔农所谓“早青晚绿”或“早红晚绿”以及“半塘红半塘绿”等都是这个意思。菱湖有的渔农特别强调活,认为什么水色关系不大,“活”的就是好水。观察表明,典型的“活水”是膝口藻水华。这种鞭毛藻类的游动较快,有显著的趋光性。白天常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产生垂直或水平的游动,清晨上下水层分布均匀,日出后逐渐向表层集中,中午前后大部分集中表层,以后又逐渐下沉分散,9点和13点时的透明度可相差厘米。当这种藻类群聚于鱼池的某一边或一隅时,就出现所谓半塘红半塘绿的情况。无锡一带常见的乌云装状的“转水”,就是鞭毛藻类,特别是裸甲藻和膝口藻集群的现象。隐藻和其他鞭毛藻类也有类似现象,一般午后在表层的数量军早晨增多。渔民看水时,不仅要求水色有日变化,还要求每十天或半个月有周期性变化。因此,“活”还意味着藻类种群处在不断被利用和不断增长,也就是说池中物质循环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夏季高温要经常观察水质变化2、“肥”指水色浓,浮游植物量高并形成水华。
渔农常用水的透明度大小来衡量水的肥度,或一人站在上风头的池埂上能看到浅滩13-16厘米水底的贝壳等物为度;或以手臂深入水中16-20厘米处弯曲手腕时五指若隐若现作为肥度适当的指标,这样的肥度相当于25-35厘米的透明度和20-50毫克/升的浮游植物量。3、“爽”是指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透明度不低于25或明或20厘米。
透明度很低过原因或是浮游生物量极高,或是蓝藻占优势(集中表层),或是泥沙和其它悬浮物过多。不仅难以利用的悬浮质粒过多对鱼的滤食不利,而且易利用的浮游生物量过大也不时好的标志。因为在密养池塘中,由于鱼类的大量滤食,浮游生物不易长期保持很高的密度,过大的生物量常常是天然饵料未被充分利用,水中物质循环不良的缘故。渔浓所谓“爽”的肥水,浮游植物量一般在毫克/升以内。毫克/升大致是鞭毛藻类塘“肥水”和“老水”的分解线,但蓝藻塘“肥水”浮游植物往往超过毫克/升。总之,根据对“肥、活、嫩、爽”的生物学分析,可以看出渔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的养鱼最适生物指标应是:
①浮游植物量在20-毫克/升;
②隐藻等鞭毛藻类较多,蓝藻较少;
③藻类种群处于生长期,细胞未变老化;
④浮游生物以外的其它悬浮物不多。
鱼塘增氧机要经常开,不要怕费电。4、“嫩”指水肥而不老。
所谓水老主要有两种征象:①水色发黄或发褐色;②水色发白。水色发白或发褐色的情况就是前面已指出的藻类细胞老化现象,广东渔农所谓的老茶水(黄褐色)和黄蜡水(枯黄带绿)也属此类。水色隐约发白的水中,主要是蓝藻,特别是那些极小型蓝藻滋生的一种征象。这种水的特点是PH很高(9-10以上)和透明度很低(通常低于25---20厘米),白天随着浊白程度的加强,碱度迅速下降。由此可见,水色发白是二次开发氧化碳缺乏而使出碳酸氢盐不断形成碳酸盐的结果。与此同时,PH的升高促进了蓝藻的增长。实践证明合乎这四项条件的是好水,但不完全具备这四项条件的也可能是好水。比如螺旋鱼腥草和拟鱼腥草的水华都是较好的水,但这类水华只是“肥”的一项标志。北方有些鱼池常施化学肥料,硅藻和绿藻较多,水色“肥”、“爽”,但不“活”,也是较好的水。
预知养殖天下事,尽请达力士卡泊三醇软膏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nlixuey.com/yxczp/1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