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鱼腥草 >> 鱼腥草品种 >> 用好ldquo小青龙rdquo,
小青龙汤是《伤寒论》中的名方,临床上用的频率很高,疗效也很显著。伤寒大家刘渡舟讲得最好,这是我的认识。
临床上我特别偏爱小青龙汤,“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要记牢”。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很好掌握。下文讲得更通俗易懂,故录之。
小青龙针对的是什么症状呢?
?现在这种情况比较多,一个原因就是输液造成的。本来受了风寒,应该发一下汗,把风寒赶出来就好了,但是患者却去输液了。这样风寒随着输液一起往体内走,首先影响的就是胸腔这个部位。所以好多人感冒了去输液,然后可能就不发热了,但是面色很苍白,胃口也不好,怕冷,特别是咳嗽长期不好,有时候会绵延1个多月。这个时候用小青龙汤效果非常好。特别是秋冬季节,很容易感冒,如果出现了上述这些症状,大家可以用一下小青龙汤。
处方:麻黄3g、桂枝5g、炙甘草5g、白芍5g、半夏5g、细辛6g、干姜5g、五味子6g。
这个方子虽然叫小青龙,不过也比较猛,一般说应用不要超过5剂。因为这个方子比较燥热,所以不能经常服,有的时候患者要是用多了,有可能出现鼻子出血的问题,不过这个方子里面有些药物的量都降低了。
里面的细辛稍微多一点,但是如果少了的话,治疗咳嗽效果就不好了。有一句俗话,叫作“细辛不过钱”,其实原来指的是在散剂中用的,作汤剂的时候量这么少可能就没有疗效。
小青龙汤证在宏观上的表现就是身体体表有寒,里面有水气。也就是说外有寒,里有水。对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如果符合这个原则都可以用,都会有很好的疗效。
?上面这个案例是本来受风寒感冒了,输液的时候液体在体内运化不了,这个水都存在胸腔了,所以检查肯定是不正常的。如果风寒感冒的时候,去吃银翘片或者其他的治疗风热感冒的药,也会造成这种情况,原理是差不多的。
?古道瘦马按:我临床上用量比这大,诸位可以自己掌握。不必局限于此文中的用量。应用举例
风寒感冒咳嗽痰多
李某,女,78岁。咳嗽痰多,经输液治疗1周后效果不佳,慕名前来就诊。刻诊:身材偏胖,咳嗽1周多,痰多,口苦,脉弦滑,舌淡苔腻。
中医辩证:外感风寒,引动内饮,郁久化热。
治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清解郁热。
处予小青龙加石膏汤合“三板斧”加减。
桂枝15g、生麻黄10g、干姜10g、白芍15g、生甘草10g、细辛6g、清半夏30g、五味子15g、生石膏30g、金荞麦30g、黄芩30g、鱼腥草30g、杏仁10g、桔梗10g。
3剂,水煎服,每日3次。
另口服复方鲜竹沥口服液2盒,每次2支,每日4次。
3剂药后诸症消失。(古道瘦马医案)
?间质肺炎陶某,女,81岁。年1月22日就诊。就诊时发烧38.5℃,身疼,咳喘,有痰,乏力,胸闷气短,人被儿女搀扶进来,神情疲惫,靠在椅子上,说话有气无力。在医院检查化验,被确诊为间质性肺炎,医院要求其住院治疗,但是老人执意不愿住院。因为我过去经常给她看病,非要找中医治疗。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史。刻诊:血压偏高,心力不足,舌淡苔白,脉象浮濡。饮食较少,二便尚可。辨证:外感风寒,入肺化热。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g、生麻黄6g、杏仁6g、干姜10g、白芍10g、细辛3g、清半夏10g、五味子10g、生甘草10g、金荞麦30g、鱼腥草30g、枯黄芩15g、红参片30g、仙鹤草30g、鸡血藤30g、羌活10g。2剂,水煎服,日3次。2日后,家属反馈,患者精神好多了,能吃点饭了,现在有咳嗽,胸闷(哨声),无力。其他好多了,能下厨房做简单饭。上药方再服2剂。后诸症平息。(古道瘦马医案)
?按:如此高龄的老人,患此严重的病,医院治疗,肯定是大量的抗生素用之,绝对会熄灭老人微存的一点阳气,后果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选择了中医治疗,很快就转危为安。此案病人为外感风寒,入肺化热,本应用小青龙加石膏汤,但考虑到病人年高体弱,阳气不足,就把石膏换成了清肺化痰三板斧(枯黄芩、金荞麦、鱼腥草)。全方宣肺强心,祛风寒清肺热,加杏仁以利平喘,红参片、仙鹤草扶正补气,鸡血藤通络化痰,兼升白细胞,羌活止身疼,方证对应,故收速效。中医不是慢郎中,对于急重症一样能处理解决,绝不亚于西医。所以学习坚守中医的同道们,一定要有自信心。要用自己过硬的本领,打出一片中医生存发展的天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